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节录的文献大致意思是:一个兔子跑,上百个人追逐它。不是因为一个兔子可以分成百份,而是他的名分没有定下。满市场都是卖兔子的,有些人敢偷而不敢直接拿,是因为这些兔子已经有了名分。所以名分已定,解决纠纷就有了依据,社会才有正常的秩序。题干材料意思是对兔子的“逐”和“不敢取”,取决于兔子名分是否“定”,喻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连年混战,只有实行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才能解决诸侯纷争。该思想应属于法家思想。故选D。A、B、C与此内容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名师点睛】对于中国古代思想的考查,往往是主张内容主张的考查。在此,要学会从古文材料中找出关键词,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判断,如通过本题中的强调名分定来安天下可判断出它指的是法家思想。 示例: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简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

 

历史现象

原因

A

“置市令,掌百姓交易之事”

“京(唐都长安)夜市宜令禁断”

B

唐朝时兰州与河西走廊诸城以中转贸易为主

唐朝始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C

扬州、越州在漕运粮食布帛以满足唐朝军国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

D

唐朝后期益州(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成为大都会

唐蜀郡太守开凿了都江堰

 

查看答案

2013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壁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材料信息(    )

A.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B.适应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

C.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

 

查看答案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查看答案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

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

C.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

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