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图表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全国人口(丁) 官员 ...

下面图表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全国人口(丁)

官员

官民之比

西汉

5959万

7500人

1:7945

唐高宗时

5238万

13465人

1:3927

元成宗时

5816万

22500人

l:2613

清康熙时

2459万

27000人

l:911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总人口的逐渐增长

C.科举取士的比例大大提高

D.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强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官民之比”、“西汉, 1:7945”、“清康熙时,l:911”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表格信息,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表述与题干表格信息意思无关,属于无关选项;B项表述错误,表格信息中显示出,全国人口呈减少趋势;“官民之比”的变化,正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强化的鲜明体现,D项表述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易错提示】上题中容易选C,但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时期,且科举取士比例在元朝时不可能大增,这就无法解释元朝时期官员增多的原因。此外,科举取士与官员数量增多没有直接关系。另,西汉至唐朝时期,此阶段官员增多不可以用科举制来予以解释,因为它出现于隋唐之际。相反,D是根本原因,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特征,正是因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而多设官员,以此来彼此牵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

 

查看答案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是①防范宰相擅权②提高行政效率③弥补宰相才干不足④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材料三: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四: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五: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实施了哪些“冷战”措施?依据所学知识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五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 “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