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 “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1)甲午中日战争。(2分)《马关条约》(2分)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2分)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2分) (3)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分)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分) (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4分)(其他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重大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关键信息: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依据关键信息可以分析材料述及的历史事件,即中日甲午战争;再依据教材料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本问是祖国统一问题,“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本题主要考察额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内容可以总结出中国的统一大业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需要全体中国民众的共同努力和奋斗,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名师点睛】“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各是什么?此约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哪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性质和它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

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查看答案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的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之所以给图片加上这句话是基于(  )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C.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查看答案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建国初,张治中将军曾对毛泽东主席说“从过去的教训看,我们的新中国最好既不依靠美国,也不要依附于苏联。”新中国初期,我们却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

A.民主革命时期苏联曾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

B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C.使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政权、捍卫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被孤立

D.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