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②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提供公民参政机会,故①正确;②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则被排除在公民之外,③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不是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结果;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可能会导致权力滥用,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故④正确,本题选择A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1)民主性质的原始性 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2)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民主。 (3)运作方式的随意性 抽签选举、轮流执政,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查看答案

“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人民主权            D轮番而治

 

查看答案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它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而且影响深远,包括

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要国家工业产量占世界总额比例变化表

时间

1870年

1900年

英国

32﹪

18﹪

美国

23﹪

31﹪

德国

13﹪

16﹪

法国

10﹪

7﹪

材料二:英德殖民地情况变化表

时间

国家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英里)

殖民地人口(百万)

1880

英国

770

267.9

德国

1899

英国

930

309

德国

100

14.7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的野心是彻底毁灭法国,称霸欧洲。1875年俾斯麦已准备侵法战争,但是由于俄国和英国的干涉,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法国的企图。俾斯麦特别害怕在东西两线上同时作战,俄法“联盟的噩梦”经常使他忧虑。俾斯麦用尽一切计谋来孤立法国,反对俄国,阻止法俄接近。……

材料四:1888年威廉二世登位,1890年他迫使俾斯麦辞职。威廉二世公开宣扬他的对外政策的“新路线”,即大力扩张殖民地,积极扩建海军。……1893年威廉从土耳其取得建筑巴格达铁路即“三B铁路”的租让权,企图以铁路线将柏林、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联成一气,使整个土耳其和小亚细亚成为德国的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同时威胁英国殖民地埃及和印度,直逼高加索。1897年,又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参加对中国的瓜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工业的世界地位和殖民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用尽一切计谋……对法俄”的表现和后果。

3)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德国外交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

4)根据材料分析欧洲列强的基本矛盾。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明治天皇和光绪帝的改革谕令表达了相同的自身的利益诉求。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它们的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