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些 学者从不同...

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些

学者从不同领域进行了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元明以来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把土司改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地处边隅的土司,“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致使西南边疆的统治十分不稳定。清世宗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进行改土归流。在改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府、州、县及镇、协、营、汛,派驻官兵,并着手改革许多落后的剥削方式及陋规恶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标题

内容摘要

一、“引边荒艰巨为己任”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中国近代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一大壮举

二、运筹帷幄,进规北疆

根据天山“北可制南,南不能制北”……制定消灭阿古柏的步骤,收回乌鲁木齐等城

三、决胜千里,底定南疆

仍采用“缓进急战”的战术,收复达坂、吐鲁番、喀尔噶尔等城,阿古柏自杀

四、“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

提出“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中国收回了伊犁地区

——据孙占元《左宗棠评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政治形态相比于明代的进步之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土归流”的含义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写出左宗棠“引边荒艰巨为己任”的历史背景,并概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

 

(1)进步之处:有效防止了宦官擅权;提高了内廷的办事效率。(4分) (2)含义:明清时期在边疆地区(西南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并设置府州县等进行治理的政策。(“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废除土司制度”“派遣流官”“设置府州县”关键信息中写出四个,即给满分2分)作用: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推动了边疆地区的进步和发展。(3分) (3)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新疆扩张势力;中亚阿古柏军事力量侵占新疆各地;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3分)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军事与外交手段相结合。(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本问以“明清政治形态”作为切入点。审题和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紧扣材料一信息“严禁宦官擅权”、“日值禁廷,以待召见”等展开,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把握到“改土归流”的内涵。关于第二小问,要注意围绕“积极意义”展开,重点注意把握到“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即可。 (3)本问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以“左宗棠收复新疆”作为切入点,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围绕图表信息,要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关于第二小问,关键在于紧扣图表信息,把握到“具体策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中叶以来的“改土归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查看答案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

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

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查看答案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     )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

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