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1991年)

(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启冷战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针对当时国际形势,新中国建立之初采取了哪些外交方针扭转半殖民地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有哪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其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1)措施:杜鲁门主义(2分);马歇尔计划(2分);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分)。 外交方针:另起炉灶(2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分);一边倒(2分)。 (2)表现:西欧的崛起(2分);日本成为经济强国(崛起)(2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分);中国的振兴等(2分)。 (3)“旧格局”:两极格局。(2分)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后采取的政策措施: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新中国建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扭转半殖民地的地位: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有:西欧的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强国(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是1991年,所以“旧格局”指美苏两极格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美苏争锋·两级对治格局的形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西欧的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强国(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别了,雅尔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君主)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三 对于参加1787年费城制宪的美国的“国父们”来说,制宪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们敬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的政治途径。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四  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美国1787宪法》

材料五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1)“光荣革命”后初期英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君主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背景以及“不是十全十美”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五的内容概括德国政治体制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国该宪法确立对德国的意义。

(4)请为上述五则材料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查看答案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十月革命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查看答案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   )

A.主权在民          B.人人平等

C.自由主义          D.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