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君主)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三 对于参加1787年费城制宪的美国的“国父们”来说,制宪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们敬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的政治途径。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四 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美国1787宪法》
材料五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1)“光荣革命”后初期英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君主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背景以及“不是十全十美”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五的内容概括德国政治体制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国该宪法确立对德国的意义。
(4)请为上述五则材料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十月革命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 )
A.主权在民 B.人人平等
C.自由主义 D.分权制衡
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惑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
A.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D.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