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

材料二  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1941年)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蒋介石对五四时期历史的基本态度  。你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何看法 ?

 

(1)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也是行不通的。 (2)态度:①批判新文化运动片面否定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②肯定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看法:①蒋的态度比较理性。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需要从古今中外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或者②蒋的态度有失偏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建立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或者传统的礼教只能强化农业社会制度下的专制统治)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可知,梁启超强调卢梭的学说不适合中国国情,而卢梭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人民革命、主权在民、民主共和。他认为民主共和制和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只能走君主立宪制。以上是他的看法。对此,我们也要加以适当评价,指出他的想法也没有立足国情,因为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在中国难以行通。 (2)从材料二的第一段材料中可知蒋介石批判新文化运动中的盲目西化,从第二段材料中可知他肯定五四运动中学生的爱国行为。对此,学生要注意蒋介石发表谈话的时间为抗战期间,因此对蒋介石此番谈话的评价可结合抗战时期对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的必要性这方面来思考。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内容和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人物的言论,体现了现实主义流派创作原则的是     

A.德拉克洛瓦:“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

B.贝多芬:“我必须创作,因为我的心头常常感到重压,我必须表达它们。”

C.库尔贝:“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D.华兹华斯:“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查看答案

下图是塞尚的名作《樱桃和桃子》,在强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中,画家表现出所画物品的冷漠、凝重与僵硬。下列作品中与此作品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达•芬奇《蒙娜丽莎》

B.《清明上河图》

C.毕加索《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查看答案

1979年出版的《潮汕方言字典》前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方言还是一种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工具,规范汉字方言读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反映了

A.宣传马列毛思想必须使用潮汕方言

B.“文革”强化了文化领域的政治色彩

C.双百方针的恢复促进学术自由发展 

D.文化教育战线依然受意识形态影响

 

查看答案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查看答案

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