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汉朝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因此选C。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错误,汉朝实行察举制;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无法体现,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知识,这属于复习备考的热点之一,学生要引起重视。西汉初期,为了统一封建思想,巩固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    ②秦始皇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    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最准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

A.分封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B.摒弃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C.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用           D.士族地主得到较大发展

 

查看答案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郡县制的出现               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方治理结合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