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

 

(1)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督教;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 (2)文艺复兴:确定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的摆脱思想束缚。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及16~18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的考查,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1)问,关键是读懂材料。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对待宗教问题,根据材料一“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得出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根据材料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得出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督教;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关于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根据材料二“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得出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根据材料二“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得出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根据材料二“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得出要求宗教宽容。 第(2)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文艺复兴主要是强调以人为核心,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的束缚;宗教改革主要是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提出因信称义;启蒙运动主要是高举理性的大旗,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主张、影响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 16世纪上半叶 17-18世纪 中心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批判对象 教会神学体系 罗马天主教会 中世纪的封建神权、王权与特权 形式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 公开批判 核心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 领域 文学、艺术、科学 宗教 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美术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

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1993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1995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1)据上述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说明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建立后激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希望,甚至有人认定这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世界各国追求进步的人们,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可是,当他们亲自踏上那块真实的土地时,反应是多么的不同啊!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在大加赞赏苏联的成就的同时,甚至断言:“……布尔什维克可能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是这种疗法是不能持久的。”

——摘编自《在苏联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材料二 1935年6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邀请,和妻子玛丽亚一起访问苏联。他把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写入了《罗曼·罗兰日记》。在日记中罗曼·罗兰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摘自《〈莫斯科日记〉:罗曼·罗兰在苏联看到了什么?》

材料三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的苏联成为东西方人共同向往之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泰戈尔和罗曼·罗兰两位作家在苏联看到了什么作为苏联经济学家的布哈林又看到了什么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出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影响近代欧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各项中史实与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    

A.15世纪的文艺复兴——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宗教是迷信

C.17世纪的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

查看答案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