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中“严酷性”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某人票逾半数,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雅典物质文化水平低下,故排除B项;D项中“充分成熟”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召开民众大会......将......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则被放逐国外十年”可知“陶片放逐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雅典民主制度。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陶片放逐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雅典,只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而且只有父母均为雅典公民者,本人才能成为雅典公民,奴隶和异邦人均不得进入公民大会会场。有的异邦人因为误入公民大会会场,竟被判处死刑。”这体现出雅典民主(    )

A.具有宗法色彩              B.崇尚世袭特权

C.受到身份限制             D.属于代议制民主

 

查看答案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D.君主名号不再避讳

 

查看答案

在清宫廷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她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               B.行省官员向皇帝述职

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查看答案

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查看答案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这位皇帝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B.唐玄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