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周在开国分封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

西周在开国分封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他们都是替周天子司牧一方的诸侯

B.不同爵位反映出了他们功勋的大小

C.西周分封与商朝分封有着本质不同

D.西周为维护统治而进行了层层分封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B项应为军功爵制,与题目中的信息“西周......分封”不符,故排除;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其本质均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故C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未涉及诸侯、卿大夫等在自己封疆内进行层层分封,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西周在开国分封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等爵位”可知“公、侯、伯、子、男”均为替周天子司牧一方的诸侯。故本题应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广州贸易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成为一个造船、军事和外贸基地。

唐朝

设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开创了历史上长达千余年的市舶制度,开辟了“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贸易航线。

宋朝

1080年正式修订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广州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

元朝

广州受到挑战,但仍不失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的重要贸易港口。

明朝后期

废除“海禁”政策,广州市场和世界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

清朝

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广州一直是“朝贡贸易”与市舶贸易最重要的口岸。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9 世纪中期英国世界贸易图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广州港对外贸易过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的原因。 依据材料二,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分析指出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性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2)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新中国在建国初在经济建设模式上深刻地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什么?有什么影响?结合史实说明后来是如何突破的,有什么影响?结合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

 

查看答案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列国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鲁国首先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经行“初税亩”。初税亩的意思是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合法地承认公田和私田的所有权,而一律取税……

——梁方仲《中国经济史讲稿》

材料二  1953年,毛泽东认为,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已经成了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消除这一障碍的办法,就是要尽快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化走向集体化,使农业为工业服务。

——肖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改革的结果。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53—1956年底中央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措施及结果。

材料三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四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表)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1958

20000

5876.0

29.4

1959

17000

6740.5

39.7

1960

14350

5105.0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五  继任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不再像胡佛那样主张“无为而治”,而是主张实行“开明政治”,对经济加强管理,他的口号是:“祖国要求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肖国亮 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2)材料三、四的苏中两国的农业政策存在什么共同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的农业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l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查看答案

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