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 | 广州贸易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成为一个造船、军事和外贸基地。 |
唐朝 | 设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开创了历史上长达千余年的市舶制度,开辟了“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贸易航线。 |
宋朝 | 1080年正式修订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广州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 |
元朝 | 广州受到挑战,但仍不失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的重要贸易港口。 |
明朝后期 | 废除“海禁”政策,广州市场和世界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 |
清朝 | 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广州一直是“朝贡贸易”与市舶贸易最重要的口岸。 |
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英国世界贸易图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广州港对外贸易过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的原因。 依据材料二,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分析指出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性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2)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新中国在建国初在经济建设模式上深刻地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什么?有什么影响?结合史实说明后来是如何突破的,有什么影响?结合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列国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鲁国首先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经行“初税亩”。初税亩的意思是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合法地承认公田和私田的所有权,而一律取税……
——梁方仲《中国经济史讲稿》
材料二 1953年,毛泽东认为,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已经成了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消除这一障碍的办法,就是要尽快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化走向集体化,使农业为工业服务。
——肖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改革的结果。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53—1956年底中央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措施及结果。
材料三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四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表)
表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 | 产量 | 收购 | 收购量占产量(%) |
1958 | 20000 | 5876.0 | 29.4 |
1959 | 17000 | 6740.5 | 39.7 |
1960 | 14350 | 5105.0 | 3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五 继任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不再像胡佛那样主张“无为而治”,而是主张实行“开明政治”,对经济加强管理,他的口号是:“祖国要求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肖国亮 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2)材料三、四的苏中两国的农业政策存在什么共同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的农业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l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材料中“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 )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推行私有化
③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④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