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 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满分5 manfen5.com

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①始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②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这一历程推动了世界连成统一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再到跨国公司其实这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当然也都推动了世界连成统一整体,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推动力更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6世纪的手工工场并未体现 “科”与“技”的结合,19世纪的机器工厂盛行的是自由主义,政府并未起着主导作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的影响等•西方经济生产组织的变化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上有一文章《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中这样写道“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哪些(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

③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④黑奴贸易兴盛, 奴役非洲黑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对右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查看答案

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力: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查看答案

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 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A.劳动力支持             B.市场支持

C.资本支持                D.技术支持

 

查看答案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除南极洲)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