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古代中国民间贸易并未突破官府限制,纸币的衰其实恰恰正是官府限制的结果,即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导致纸币的衰,导致纸币的遇挫。明朝中期商品经济不是停滞而是继续发展,白银的流通足以证明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并未遭到削弱,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纸币的兴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查看答案

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表明(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

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查看答案

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 ①②③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源于周朝,并留下了许多相关记载。《礼记》记载:“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仕。”“卿大夫致仕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曰‘庶老’”。《周礼·王制》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大学),养庶老于虞痒(小学)。”

材料二 

汉兴,官员欲致仕,须申请,说明缘由。致仕有二:一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称“乞骸骨”……元始元年,平帝下诏令“天下比两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

《唐会要》载:“旧制,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开元五年十月十四日敕,诸职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致仕官应物。令所由送至宅。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其年十一月,致仕官子弟无京官者,其在外者,听一人停官侍养。”

材料三 

神宗年间规定:“承务郎及使臣以上致仕,尝以战功迁官者,奉钱衣赐并全给;余历任无公私罪、事理重及脏罪,给半;因过犯若老疾体量致仕者,不给,非战功功状显著奏裁”;“宰相以下并带职致仕”……

《宋会要稿辑·职官》载:“国朝,凡文武官致仕者,皆转一官,或加恩其子孙。”

《宋史·职官·致仕》载:“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

明清以后,破除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10年以上,且带有强制性,相沿至今。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古代在退休年龄和待遇方面的变化。

(2)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董仲舒被历代称为“醇儒”,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歆称董仲舒为“群儒首”,东汉班固称董仲舒为“儒者宗”。但汉代《谶书》假孔子言:“董仲舒乱我书。”针对以上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