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在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和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该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阐述“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儒家学说是怎样被“捧上独尊地位”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

 

(1)成为“显学”原因:儒家学说的二重性特点;孟子、荀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儒家学“捧上独尊地位”的措施: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 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学大兴;汉武帝时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地方学校,教育为儒家垄断,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2)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学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既要从材料直接抄答案(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二重性的立场)又要结合所学知识突出孟子、荀子的贡献(孟子、荀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一定要从两个方面做出解释。儒家学说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主要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兴办太学等儒学教育措施”多角度分析。、 (2)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其实就是回答出理学的积极影响,例如,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以天下为己任,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均具有积极的作用。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一定要多角度回答,经济角度主要是指资本主萌芽的出现,思想角度主要是指原来的宋明理学到明清时期已经僵硬、不合时宜,另外李贽思想产生还要突出一个重要的因素——西学东渐,反正一定要多角度解答才可以。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家学说是怎样被“捧上独尊地位”的、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 【名师点睛】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考生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目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说明(   )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这些革命早些时候曾赋予它向全世界扩张并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国的力量、动力和知识。”“这些革命”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是开始于(   )

A.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B.15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

C.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D.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2012年以来,希腊发生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债务危机,国家面临着无力偿还外债的信用危机。按照国际惯例,帮助希腊渡过债务危机向其提供援助的应是(   )

A.联合国与欧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盟

C.世界银行与欧盟                 D.联合国与世界银行

 

查看答案

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

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

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

D.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

 

查看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   )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

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

C.认识到与世界的差距,推动改革开放

D.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