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 人”,“...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   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三元里抗英歼敌人数统计数字的差异不能影响其历史意义,①错;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有可能在数据大小上有出入,“无所谓真伪”一说错误,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名师点睛】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侵略特点: 1、侵略国家:英法美俄为主,英国是先锋和主力; 2、侵略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特权(俄国还有扩大领土目的); 3、经济手段:商品输出为主,还有掠夺原料、走私鸦片、贩卖华工、早期资本输出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今中外地域中有很多带“州”的名称,下列对“州”的区划沿革表达正确的有

A.新中国成立后“州”的行政区划仍然存在

B.在1787年宪法中,美国各州在军事上和外交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C.唐代把州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D.“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最早开始于汉武帝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A.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                B.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

 

查看答案

韩愈有唐诗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传世,“左迁”实为中国古代士大夫被调降官职的一种讳称。下列例子中,在中国古代属于“左迁”的是

A.秦朝,会稽郡郡守调任御史大夫

B.东汉,会稽郡郡守调任扬州刺史。

C.宋朝,三司使调任枢密使

D.元朝,南阳府府尹调任连州知州。

 

查看答案

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查看答案

“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A.城郊“草市”的形成           B.“市”突破城的界限

C.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