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固为经营工业应备诸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或某一业而言,或指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分别分析南方金属矿的产量激增及后来矿业发展失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翰笙认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指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观点。(6分)

 

(1)产量激增的原因:一战的影响,与军工相关的原材料价格暴涨。(2分)矿业失败的原因:一战结束,列强重新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传统采矿技术逐步落后;经营者应对无方,改革措施不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前提: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状况,实现民族主权的独立。(2分) 评析: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没有民族的独立,就没有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即使有民族经济的一时发展,也如昙花一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作为切入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受欧战之影响”“至五、六年殆值千万”,分析认知得出产量激增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土法之不易持久”,分析认知得出矿业发展失败的原因。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学生分析认知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把握住“民族独立”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总体立意,可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具体作答的时候,重点围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对民族工业的阻碍”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的状况及原因 【名师点睛】重点注意把握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A.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B.从政治上看,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产生和壮大,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C.从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士绅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或层面。秦灭六国改革旧制,要以中央权取代宗法制下的多元政治,对血缘势力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予以限制。西汉的六国贵族、东汉的豪强地主、魏晋至隋唐的门阀士族等血缘势力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很大的威胁。隋唐的科举制,对贵族力量的消亡和绅士阶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一批人沉淀下来,形成了一个有稳定的制度性来源的社会群体——士绅集团。自宋至清,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严重的“官治”不足问题,导致民间宗族的崛起。民间宗族承担着扶济族众、化解纠纷和教化子弟的责任,把原归官吏处理的部分职责揽纳过去,大大节省了行政治理的成本,延缓了官方严刑峻法对乡村的渗透范围和程度。而宗族首领多由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地方士绅担任。庞大的士绅阶层源源不断地向官僚队伍输送人才,同时,绅权是封建皇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士绅制度的存在是出于维护和实现封建统治的现实需要,是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需要。

——摘编自张福坤《论中国古代的绅士自治》

材料二      对于清末民初的乡绅而言,适逢清廷镇压太平军运动,乡绅在近代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拉开了乡村自治的序幕,乡绅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但是,乡绅们更多的是将自治作为扩大绅权以全面控制基层社会的工具,传统的乡绅治理逐渐出现摆脱国家控制和社会监督的强烈的“独立”倾向。科举制的废除使乡绅丧失了对国家的依附性,失去了制度控制和道德约束的乡绅对国家和乡里责任感不断降低。当清王朝作为政权意义上的被革命对象而被推翻后,现存社会一切弊端就自然指向了作为其社会基层的乡绅阶层。乡绅势力的彻底衰败和乡绅治理在整体意义上的消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农村“大革命”时期。当国民党努力于民族国家建构而进行国家政权建设之时,打破传统乡绅的权力控制就成为应有之意。

所以国民党在其统治期间一直没有放弃“打倒土豪劣绅”的政治口号。 所谓“有土皆豪,无绅不劣”,在这种激进的革命话语下,乡绅阶层已经笼统的作为一个敌对阶级而要被彻底消灭。

——摘编自徐祖澜《清末民初国家权力与绅权关系的历史嬗变》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士绅的特点。(13分)

(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从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的士绅阶层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12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依据该观点,历史学的最大价值在于    

A.丰富知识、提高学养、厚积薄发

B.回首往事、以古为师、传承文化

C.以史为鉴、服务现实、开创未来

D.借鉴古人、启发思维、开阔视野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26年,国民政府的北伐出师宣言中称:“吴贼所资为号召者,厥(其)为‘讨赤’夫;‘讨赤’乃······破坏世界革命联合阵线之口号也!”这里的对“吴贼”的认识(     )

A.并不符合中国国情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C.不利于国共合作                 D.忽视了封建军阀的反动性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