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A.削夺列侯的爵位         B.削夺王国的封地

C.颁布“推恩令”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读取与理解。“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而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主张通过对诸侯的子弟的分封,从而削弱王国的力量,消除地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仔细阅读材料,材料表明,贾谊主张分割王国封地以削弱其实力,这和“推恩令”的做法相吻合。因此,符合题意的是C。ABD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推恩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某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道: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制造业更加发达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