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依据材料,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6分)

 

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意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由“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顾炎武:注意实学,经世致用;由“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主要思想家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选自詹姆斯·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查看答案

“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俄国新经济政策

C.战后福利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被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查看答案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B.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

C.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D.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