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D 【解析】 试题分析: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11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根据题干陈水扁的这一演说可以看出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AB说法错误;C题干无法体现,故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名师点睛】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两岸关系紧张对峙期(1949~1979年):两岸关系是一种隔绝、敌对、对抗的关系,两岸隔海对峙,人为地将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 (2)两岸关系民间接触期(1979~1992年):1979年元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两岸关系进入了“冷和”阶段。随后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岸关系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得到发展。 (3)两岸关系和平交流期(1992年至今):1992年“两会”达成了“九二共识”,1993年实现“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小平同志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A.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查看答案

刘少奇“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关于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此讲话的时间可能是    

A.改革开放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过渡时期

 

查看答案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这说明当时    

A.新中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发展

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

 

查看答案

1941年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题作过报告并要求“不尚空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符合此精神的事件有    

①召开遵义会议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③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④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