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
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
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自秦汉以来,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苏解。”“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得以“周身流转”,主要得益于( )
A.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
B.“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
C.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
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中世纪的人,力求达到知识的完全的合理的协调,把这当做是哲学及宗教的目标……伽利略与牛顿的物理学,推翻了这个自成系统知识体系;科学采取了建立在力学基础上的常识性实在论的。
材料二 近年来物理研究,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或者说进入了17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状态。一方面它的古典的背景,即牛顿的动力学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学,依然在应用,依然在产生具有伟大价值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今日最惊人的发现---原子结构的理论方面,古典的定律又已失其效用,而我们不得不接受相对论与原子论概念。
-----以上材料皆选自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 1842年,迈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论无极界的力》,终于在德国的《化学与药物杂志》上发表……但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反而受到不少嘲笑和攻击……焦耳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写成论文《论伏打电池所产生的热》……焦耳的学术成果和迈尔的成果一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遭到权威们的反对,使他的论文不能立即发表。
-----《蒸汽机带来的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的物理学”的历史作用。(4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17世纪物理学的伟大贡献和近年来物理学研究的伟大贡献,并指出二者的关系。(6分)
(3)材料三中迈尔和焦耳的遭遇说明什么?(1分)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14分):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l-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l-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l-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l-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4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4分)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