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2分)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2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2分)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分) (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反映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材料“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反映了大一统的思想,学生据此直接作答即可。至于 其原因,需结合所学知识,西汉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2)本题材料“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反映了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学生据此作答核心主张即可,至于目的,需结合所学知识,程朱理学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这也是理学迅速成为后世官方哲学的原因。 (3)本题材料“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反映了李贽的思想观点是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反对程朱理学的灭人欲主张。其产生的原因需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是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4)本题设问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汉董仲舒新儒学到宋代程朱理学再到明朝李贽的批判思想,说明儒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吹响第一次动力革命号角的发明者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汽船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电的发明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查看答案

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相对论     B经典力学    C进化论    D量子论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相对论的提出

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查看答案

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