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到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 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6分)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6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2分)

 

(1)贡献:兴办实业;重视教育,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6分) (2)出发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4分) 思潮:实业救国。(2分) (3)论证:①经济上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进程。(4分)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制,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运动。(4分)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潮流,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思想武器。发展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进行归纳。 (2)从材料二中文字“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出发点在于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这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典型反映。 (3)首先提取观点“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开展一系列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政治的斗争。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实业救国”思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政治危机: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引发武装冲突。危机引起许多国家的直接干预:俄罗斯立即强势介入,法、德、英、美等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向俄罗斯施压;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等国也表示高度关注。2015年2月,俄、乌、法、德四国领导人举行会谈,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乌克兰危机各方同意停火,危机才告一段落。透过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

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

B.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大国之间存在反复博弈

C.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D.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说: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

A.德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

 

查看答案

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他们力图保持现今社会,不过要消除和它联系在一起的弊病。为此,一些人提出了种种简单的慈善办法,另一些人则提出了规模庞大的改革计划。”据此可知

A.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

D.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A)

应用研究年代(B)

生产推广年代(C)

A—B

年差

B—C

年差

A—C

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D.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