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理性、公平、重视证据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以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等信息可以得出判决重视人的基本权利,重视证据,而且判决还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名师点睛】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所以,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因为“恶法非法”,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据此,西塞罗还提出了“人人平等”的主张,这种主张也影响了日后罗马法的面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撩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的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B. 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C.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B.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查看答案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