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

——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二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至他乡种田

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1849年

29

29

0

0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材料三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工业革命后,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5%;英国在1801年时五千人以上的城镇只有106个,占全国人口的26%,到1851年时,全国城镇数目达到265个,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上升到54%,1891年时,城镇数目增至622个,人口占到68%。有经济学家统计,英国在18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2%、23%和45%,而到1841年则变为22%、34%和44%。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

(2)归纳材料二中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出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导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的主要因素。(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6分)

 

(1)特点:主要分布在江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两岸;专业化城市出现;城市发展加快;经济功能加强,生产性(或商业性)突出。(4分) (2)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4分) 因素: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局势动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国门被打开,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等。(4分,任答4点给4分) (3)影响:工业革命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推动小城镇规模越来越大,城镇数量也越来越多;改变了产业结构,推动了城市体系的形成,加快了城市化进程。(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特点,从松江、景德镇、佛山、汉口和盛泽镇可以看出城市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江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两岸;从城市的职能可以看出经济功能增强、专业化增强,从小城镇数目的增加可以看出城市化的加快。 第(2)问,第一小问趋势,可以从统计表中的迁出、至他乡种田、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看趋势;第二小问因素,可以从至他乡种田增加——自然经济解体、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民族工业发展和社会动荡、出国从事工商业——国门被打开,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析归纳。 第(3)问影响,“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工业革命后,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5%”体现了工业革命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英国在1801年时五千人以上的城镇只有106个,占全国人口的26%,到1851年时,全国城镇数目达到265个,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上升到54%”体现了小城镇规模越来越大,城镇数量也越来越多,“英国在18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2%、23%和45%,而到1841年则变为22%、34%和44%”体现了产业结构得变化推动城市体系的形成,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封建城市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城市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创办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上海自贸区

 

查看答案

基于当时的经济探索,1982年有人撰文说:“外国侵略通过历次《租界章程》大肆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惨痛事实,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及其官僚主义在同国际资本打交道过程中的极端腐朽和无比昏庸。……它则是不可忘记的一页。”其主旨是(    

A.开放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

B.改革必然要剔除旧的体制

C.建设可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D.借屈辱历史影射特区建设

 

查看答案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户籍资料中增加了令狐、拓跋、鲜于、约翰、史密斯等新姓氏,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意味着上海    

增进了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加强了对外学术交流接待了许多外国游客出现了涉外婚姻现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重新界定了经济特区的“特”:“保持经济特区优势的立足点,…主要应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法制规范…”。这一定位的时代背景是(    

A.围绕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

B.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消失

C.平等竞争的统一国内市场完全形成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

 

查看答案

从1979年夏收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之五十;生猪平均提高百分之二十六。收购价格提高而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财政补贴达一百六十八亿元.到1984年,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百分之三十。政府的举措(    

A.平衡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B.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C.极大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打破了价格领域的计划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