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79年夏收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

从1979年夏收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之五十;生猪平均提高百分之二十六。收购价格提高而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财政补贴达一百六十八亿元.到1984年,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缩小百分之三十。政府的举措(    

A.平衡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B.导致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C.极大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打破了价格领域的计划体制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的措施是发展农业,不会起到平衡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的作用,故A项错误。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说明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提高粮食、生猪的收购价格,是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市场销售价格不变说明当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原因 内容(特点) 意义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化 小农经济阻碍国民经济发展 私有制到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左”倾错误 一大二公 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吸取教训 体制改革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已,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国民收入中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国营经济

19%

33%

合作社经济

1.5%

56%

公私合营经济

0.7%

8%

个体经济

71.8%

3%

资本主义经济

7%

<1%

 

 

 

 

 

 

A.1949~1951年               B.1952~1957年

C.1958~1965年                D.1966~1976年

 

查看答案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查看答案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的,合法化的,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A.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B.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