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 【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反映的信息是英国、美国的工业生产比重逐渐增加,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中国的工业生产比重总体上出现下降的趋势,中国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使社会不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AB表达不够全面,鸦片战争之后开放通商,C表述比较片面,因此选择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名师点睛】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1765—184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 主要成就 珍妮机(开始标志)、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象征 蒸汽机的发明 电力的使用 出现的新交通工具 火车、汽船 飞机、汽车 出现的新能源 煤 电力、石油 出现的新工业部门 棉纺织、机器制造、交通运输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 大企业(垄断组织) 科研与技术革新关系 未结合 真正结合 发生的国家 从英国向欧美国家扩展 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洲各地区农作物每粒种子的平均收益率(1500—1820年)

阶段

英格兰

法国

德国

1500—1549

7.4

6.7

4.0

1650—1699

9.3

6.2

4.1

1750—1799

10.1

7.0

5.1

1800—1820

11.1

6.2

5.4

 

 

 

 

 

 

 

上表主要表明(    

A.英国农业生产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

C.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

 

查看答案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m=900,n=100                B.m=800,n=200

C.m=600,n=400                D.m=400,n=600

 

查看答案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A.国籍不同                       B.阶级出身不同

C.史观、立场不同                 D.受教育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

有人说,欧洲人具有冒险精神和扩张性,中国人讲究“中”、“和”以及安土重迁。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罗马法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    农本商末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