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伊比利亚半岛”,可得知此题主要考查了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错误;材料反映了“欧洲货币短缺”,而工业革命的起因主要是市场的需求,C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 【名师点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及由此引发的“寻金热”。③直接原因:转口贸易及高额利润的刺激,寻求与东方直接贸易的途径。④政治因素: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的需要。⑤宗教因素:基督教会向外传教的需要。⑥社会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天文、地理知识进步;⑦目的:满足欧洲和亚洲的直接贸易、开辟市场和寻找廉价工业原料产地的需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A.国籍不同                       B.阶级出身不同

C.史观、立场不同                 D.受教育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

有人说,欧洲人具有冒险精神和扩张性,中国人讲究“中”、“和”以及安土重迁。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罗马法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    农本商末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查看答案

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其推行直接导致了    

A.晋商的迅速崛起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重农抑商的破产                  D.农工皆本思想的产生

 

查看答案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                      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C.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                  D.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