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

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其推行直接导致了    

A.晋商的迅速崛起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重农抑商的破产                  D.农工皆本思想的产生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中的经济政策促进了长途贩运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地处北方的晋商迅速崛起,A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于清朝,B项错误;明清时期,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C项错误;对手工业的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故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晋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                      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C.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                  D.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宋本)《清明上河图》发现,图中汴京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整座城市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这些细节传递出的信息    

A.国防意识日趋淡漠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查看答案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查看答案

《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查看答案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