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说明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其的传承相对的封闭。故答案选B。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官营手工业、私人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 ③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 ④到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⑤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和产品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 ⑥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制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查看答案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查看答案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查看答案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查看答案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表面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副业的生产

C.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