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
A.表面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副业的生产
C.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遭受侵略、奴役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民主的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中,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历程。
材料二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由材料一你想到了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对我国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4分)
(2)根据材料二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6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1分)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4)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