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

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将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白于    

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A 【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农民阶级朴素爱国热情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们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A项是正确答案。其它三项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名师点睛】评价“扶清灭洋”口号。进步意义:①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③得到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也广泛动员了民众参加。局限性:①“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②“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③反映了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首诗反映了某历史事件产生的后果,该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查看答案

观察面的漫画,它反映了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一场侵华战争: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西方人在一边袖手旁观。判断通过这场侵华战争,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

B.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C.今诸国驻防之处,系廊坊……山海关等

D.遇有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

 

查看答案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    

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

B.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C.《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D.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查看答案

1943年1月,中英签署新约,取消英国在华诸多特权。至此,英国在中国获得的关税协定等特权在百年后最终消失。与关税协定特权最初取得有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西周、秦朝、西汉                     B.战国、秦朝、西汉

C.秦朝、西汉、三国                    D.秦朝、西汉、唐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