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

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积极作用是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的作用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故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的作用 【名师点睛】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常设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隋唐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扩大了政府政治统治的基础,使得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通过科举考试提高了官员们的整体素质,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选拔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历史是属于过去的,但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站在历史的肩头我们才能看到更远的未来。今天科举考试制度虽然终止了,但其影响还在,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延续着。就拿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来说,无论是从选才目的、选才原则都遵循科举的思想精髓,就连《申论》的考试形式也是借鉴科举考试“策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国家选拔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今天,公务员考试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趋于完善,但发展中难免会有各种问题出现,这需要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改革过程中不仅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还要回顾过去,总结历史经验。尽管科举考试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其所表现的思想理念、考试要求,以及其历久不衰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挖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的弊端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查看答案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从秦朝的历史来看,对其解读不恰当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秦朝可能统一了全国文字

C.秦朝曾设丞相、御史等职

D.秦朝在推行分封制

 

查看答案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