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的弊端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解题应该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东汉”和关键信息“举秀才”“举孝廉”,明确考查的制度为东汉选官制度——察举制。故答案选A。BCD都与题干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的弊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从秦朝的历史来看,对其解读不恰当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秦朝可能统一了全国文字

C.秦朝曾设丞相、御史等职

D.秦朝在推行分封制

 

查看答案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C.“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查看答案

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邦”字写作满分5 manfen5.com。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其反映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嫡长子继承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