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

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一一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两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材料三   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和媾如,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一一《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罗马法的哪些思想?(3分)

(2)材料二中美国政权的权力中心是什么?有何目的?(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政体的显著特点。造成这种特点差异的原因有哪些?(1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4分)

 

(1)思想:古罗马法重证据;保护未成年人甚至涉世不深者的权益;反对罪及亲属子女;强调法律的最高权威。(3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给分) (2)权力中心:总统。(2分)目的: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4分) (3)显著特点:美国一一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6分)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6分) (4)联系:材料一中的古罗马法是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学渊源。(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能力。材料“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中可以归纳出古罗马法的思想。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权力中心在总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德两国政体的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特点差异的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古罗马法律和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材料一中的古罗马法是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学渊源。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德代议制民主 【名师点睛】复习中外政治制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比较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概括各自特点,并作出客观评价;思考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一一《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一一《孟子·告子下》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日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一一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4分)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三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分)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7分)

 

查看答案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能够支持此观点的史料是(    )

A.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B.《贼情汇纂》记载:“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

C.《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洪秀全著书《原道醒世训》,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以下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C.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D.具有平均主义色彩

 

查看答案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