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能够支持此观点的史料是(    )

A.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B.《贼情汇纂》记载:“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

C.《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洪秀全著书《原道醒世训》,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A 【解析】 试题分析:BD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局限性,提不出科学的斗争纲领;C是关于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是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无法实现;A符合题意,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自1994年以后曾连续出题。在命题角度上侧重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和失败原因等知识的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义和团运动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偶有出现。复习中,需要通过这两次运动的背景、概况、结局、特点与历史作用,全面、深入地认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作用和阶级局限性,加深对中国革命国情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C.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D.具有平均主义色彩

 

查看答案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查看答案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己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查看答案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查看答案

英国格雷斯顿曾对鸦片战争有过这样的评价一“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高傲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以下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是(    )

A.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文明国家的耻辱

B.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经济利益推动的战争

C.格雷斯顿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的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