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收藏一幅中国明朝中叶的彩色航海地图。该图绘制的地域北起西...

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收藏一幅中国明朝中叶的彩色航海地图。该图绘制的地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今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香料群岛),东达北部的日本列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西抵缅甸和南印度。航海图上清楚地绘制出了明朝中叶中国帆船经常使用的6条东洋航路和12条西洋航路,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此得出的认识是(    

A.朝贡贸易始终是明朝对外贸易的唯一形式

B.明朝对外贸易一度活跃

C.外贸的政治目的服从于经济目的

D.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来源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所述地图显示明朝海外贸易航线丰富和范围广,表明其海外贸易活跃。A项叙述不准确,C项目叙述有误,D项与题干无关,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朝海外贸易 【名师点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的历程和特点。 历程: (1)西汉:陆上丝绸之路。 (2)唐朝: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广州设市舶使。 (3)宋朝:海上贸易,特别陶瓷之路。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5)明清:只在广州一城,只允许同“十三行”交易。 特点: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A.官僚政治形成与否 

B.选官制度形成与否

C.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D.经济重心南移与否

 

查看答案

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B.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