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心理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董仲舒言论为切入点,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西周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和宗法制。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不符合事实。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C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对秦朝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当时分封制度遭到较大破坏

C.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D.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完成: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2分)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4分)    

(3)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不同影响?(4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年9月7日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 (3分)

2) 根据材料归纳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3分)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

英国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

法国政治家、思想家托克维尔曾在美国立国之初访美,他指出美国未来会迎合民众而出现民主政治的庸俗化倾向。这种倾向最早出现于古代罗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