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6分)

 

(1)变化: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4分)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4分) (2)朱元璋: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3分。如果仅答出“朱元璋废除丞相”,得1分) 黄宗羲:明朝废除了丞相导致了政治的黑暗,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3分) (3)影响: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2分)削弱专制集权统治;(2分)促进了政治和社会变革。 (2分)(如回答“了解世界局势”“冲破传统观念”等,也给1分。总分不超过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的中央官制是皇帝任命的,而西周的中央官制是世袭的,秦朝的中央官制的官员的职责是非常清晰的、非常明确的,而西周的中央官制的官员的职责则是不清晰的,从官员的任命方式、从官员的职责是否明确去做此题即可。 (2)朱元璋是废除丞相的,所以朱元璋对丞相的看法主要突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丞相制度容易出现丞相专权,丞相威胁君主专制权力”之类的答案即可,材料的主旨也是如此。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侧重于赞成,认为丞相制度的意义巨大,不应该废除丞相制度,材料中的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更能突出这一点,“原因”在回答看法的时候已经结合在一块回答了。 (3)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主要突出经济方面的影响和政治方面的影响,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突出向西方学习、开展洋务运动,材料中的“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就能证明这一点。政治方面的影响基本上可以直接照抄材料,例如,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削弱专制集权统治、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促进清朝政治体制的变革等等均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的变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及原因、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相互吸收融合中趋于同一

 

查看答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孙中山的革命言论,按出现时间先后,其中最晚的是(   

A.“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B.“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C.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D.“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查看答案

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造纸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