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B 【解析】 试题分析:共主是地方分权,故A说法错误;皇帝制度下,独主的含义是君主的权力至上,所以皇帝有权对地方长官进行任免,故B的说法正确;C只适合共主,故排除C;D说法错误,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故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独主与共主的区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和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和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叁分之二的人赞成;总统应提出人选,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在本宪法中未经明定、但以后将依法律的规定而设置之合众国官员。

材料三: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领导权属于皇帝领导的帝国宰相。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体现的代议制形式。(6分)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材料进行说明。(4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评价三国国家元首的地位。(6分)

 

查看答案

(16分)世界各国情况不同,文明呈现是多样的,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城邦分布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出雅典城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全体人民”指哪些人?伯利克里时期采取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起什么作用?(3分)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最早在中国哪个朝代出现?图二中五百人会议这个机构是在谁的改革时期设立的?(2分)

(4)材料三中,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作用?(4分)

(5)材料三中,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与图二、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相比本质区别是什么?请给材料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加一个适合的标题。(5分)

 

查看答案

(1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多有创新,而且其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杜佑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隋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为止,经历了1300年。

材料四:(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进步性。(4分)

(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唐太宗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6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分)

(4)明清时代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4分)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19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