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的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
A.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 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进行监督
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