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9分)

 

(1)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6分) (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概括能力,难度为小。本问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报业的发展。解答此题关键在于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信息。材料阐述了李鸿章对办报的内容的主张与外国相关的事情意图“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即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痛恨以促使外国人约束自己。 (2)本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概括能力,难度为小。材料阐述了维新派办报的意图—宣传新思想、启发民智。对维新派办报作用的分析可结合所学知识——必修二大众报业的发展中的报纸的功能。 可以答为: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考点: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改革拓跋鲜卑同姓相婚的旧俗……迁都洛阳后,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                             

材料二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为“移风易俗”采取的主要措施。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9分)

(2)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持什么观点?据此,简要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15分)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但改革的失效和阻滞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甚至暴力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 

材料三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分析导致两次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称:“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归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合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查看答案

、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正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俄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死也。”此人主张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建立皇族内阁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倡导民主共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章运动起因是1832年议会改革,工人被排斥于议会之外

B、宪章运动发生与工业革命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有关

C、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D、宪章运动中的三次请愿活动均遭政府镇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