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人口已达5000万一6000万,...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人口已达5000万一6000万,明末崇祯三年达1. 9亿。农业得到很快发展,红薯、南瓜、玉米等农作物已由国外传到国内。城市快速发展,南京人口已达一百万以上,中国远详船舶吨位达到18000吨,占世界总量的18%。如果说在公元1800年以前,有些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那么这些地区都在亚洲。如果说有一个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及其“中心”等级体系中占有“中心”的位置和角色,那么这个经济休就是中国。

一一摘由自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

材科二 明清的统治者及封建制度却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一系列不符合近代文明进程的政策如朝贡外交都不利于中国的社会、国人的思雄以及科技的发展,进而扼杀了华夏文明的生机,使之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没落。图为英国画家詹姆斯吉尔瑞笔下马戛尔尼谒见花隆的情景。穿着法式高跟鞋的乾隆皇帝慵懒地侍在印度式的坐垫上,一边抽著土耳其式的大烟枪,一边啤睨着脚下那些西洋的“奇技淫巧”:网球拍、板球拍和乔治三世臃肿的丰身像。唯一一个看着像‘人样”的是单膝跪地的英使马夏尔尼勋爵,而他身后的跟班不是撅着屁股行跪拜大礼,就是心怀鬼胎地捧着各式各样的“洋破烂”。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挥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并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1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应对西方入侵的史实及影响。(11分)

 

(1)(14分)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每点2分,共8分) 认识:英国为拓展中国市场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交流和碰撞;英国看清了清朝的脆弱与愚昧,为后来侵华奠定了基础;中国失去了一次走向现代化的机遇。(6分,答对任三点即可) (2)(11分)史实: 经济: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如洋务运动)。 政治:出现新的社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改革,促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如戊戌变法)。 思想文化:学习西方从以自然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如新文化运动)。(每点3分,共9分) 影响:在西方的冲击下,部分知识分子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效仿西方文明,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农业得到很快发展,红薯、南瓜、玉米等农作物已由国外传到国内”并结合中国的社会状况、西方新航路开辟等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结合英国派使来华的目的、两国社会发展程度和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对材料二的认识。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世纪后半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鸦片战争后中国应对西方入侵的史实。根据史实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名师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它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如比较中国古代改革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其题干中常见提示语有“相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不同点”等。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并注意结合课本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杰弗逊曾说:“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它部门的行动”对该材料的准确解读是

A.猜疑的实质是权力的相互制衡

B.政府分权和制衡提高了行政效率

C.总统对国会负责避免盲目行动

D.联邦制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

 

查看答案

1868年一1900年美、德、法、日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

满分5 manfen5.com

A.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B.法德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C.欧洲的经济已出现严重负增长

D.日本是的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查看答案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年一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制料反映了英国当时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                B.政党政治发展完善

C.资水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D.君主专制权力得以复辟

 

查看答案

西塞罗曾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人文主义思想                 B.社会契约思想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法律至高无上的原则

 

查看答案

《解放日报》1945年9月5日社论:“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创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这说明

A.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抗日战争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C. 中国共产党力图推动战后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

D. 国共重庆谈判,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