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国史大纲》一书中作者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

在《国史大纲》一书中作者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与作者观点相符的历史时期是(    )

①春秋、战国         ②隋、唐        ③宋、元            ④明、清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所以隋唐宋元能体现出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正式设立丞相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排除①④,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

C.秦朝、汉朝、唐朝             D.战国、汉朝、宋朝

 

查看答案

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中朝、内阁、军机处

C.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中朝、三司、尚书省

 

查看答案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查看答案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