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是在强调是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技术革命,是市场需求引发了工业革命,而非殖民掠夺等因素引发工业革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名师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苏东剧变,“冷战”格局解体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查看答案

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查看答案

从国际关系及外交环境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最艰难和危险的是什么时期(    

A.建国初期                          B50年代中后期

C.60年代末70年代初               D80年代末

 

查看答案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A.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查看答案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