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

 

C 【解析】 试题分析:蒋介石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利益,其立场一直未发生变化;第一次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已经破裂;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在1931年提出来的,因此ABD均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1927年后,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很大的发展,蒋介石把它比作太平天国的割据力量,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曾在1916年指出:“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B.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查看答案

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查看答案

“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原材料大量出口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查看答案

《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十款“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的规定(    

A.标志着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成为任命英国人为海关总税务司的依据

C.表明西方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

D.意味着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查看答案

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此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