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明代徽州商人余丈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遏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4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10分)

 

(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2分) (2)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声誉)。(4分)(答出2点可得4分) (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2分),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2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等。从材料“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可以看出此时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开始重视商业,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 第(2)问从材料“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分析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分析其论据,根据“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可以看出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根据“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可以看出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有的用于子女科举入仕。第二小问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则须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全面考虑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    

A.人民选举产生               B.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查看答案

二战后,丘吉尔在中立国瑞士发表了一篇演讲《欧洲的悲剧》。文中,丘吉尔极力呼吁欧洲各国捐弃前嫌,携手共渡难关。丘吉尔认为,欧洲要想从势如累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建一个欧洲大家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丘吉尔极力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B.丘吉尔主张和苏联一道建设欧洲大家庭

C.这一反思和欧洲整体实力的下降密切相关

D.表明丘吉尔反对冷战,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查看答案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这段话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是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佣人容易出错

 

查看答案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