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盛行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应是前后相连、相续的,前者指的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兴盛时期,西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发展演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是什么? (2分)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政治发展有何积极影响?(8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壮者以瑕日修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摘自许苏民《人文精神论》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4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6分)

(3)据材料三,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4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1)材料一中,“火于秦,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 (4分)

(2)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4分)

(3) 材料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查看答案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