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对材料的表面化解读,尤其是望文生义,被材料中的“士农工商”所迷惑,成为很多学生的首选;B选项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不是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C选项, 以偏概全,只是对材料某一角度的理解,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完整性。此题的关键在材料的最后一句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才是王阳明要表达的主题,即理学家们讨论的心、性、道等哲学问题,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正心诚意就是得道,就是明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查看答案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查看答案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查看答案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